9月26日,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简称“科考队”)圆满完成历时69天的考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顺利返回上海。这是自然资源部成立后组织实施的首次极地考察,也是完善北极观测网、开展北极业务化观测与监测的重要航次。科考队先后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北冰洋中心区域等海域开展了基础环境、海底地形、生态、渔业、海冰和航道等综合调查,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本次考察将业务化监测项目和科研项目相结合,对88个海洋综合站位和10个冰站进行考察,冰站数量、冰基浮标以及锚碇观测平台的布放量均为历次北极考察之最。首次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水下滑翔机、爬升式海洋剖面浮标等无人值守观测装备,使我国北冰洋考察从夏季延续到冬季。与国际北极漂流冰站计划等国际大型北极考察和研究计划相配合,将大气探空等观测数据与国际计划实现融合和共享。在楚科奇海北风深海平原开展了多波束全覆盖测量,为研究楚科奇海地质演化过程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科考队搭乘“雪龙”号船,于今年7月20日从上海出发,历时69天,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冰情复杂、气候多变等困难,进一步夯实北极业务化监测的基础,为我国北极科学研究、业务化监测体系建设、北极环境评价和资源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雪龙”号船在该航次安全航行逾1.25万海里,其中冰区航行3815海里,最北航行至北纬84.8度,为探索北极中央航道的适航性积累了经验和基础环境数据。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焦思颖 冯琳
编辑:陈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