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推进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湖南厅创新体制机制、技术手段、服务方式,各地登记办结时限整体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所有县市区均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等待时间长、流程复杂等问题基本解决,不动产登记便利程度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底,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275万本、登记证明368万份。
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消除痛点。在疏通堵点方面,湖南各地按照“进一扇门、交一套材料、一次性缴费、领一次证”的要求,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管理、税费征缴办理窗口重构、流程再造和系统对接。全省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有效解决了群众多部门跑路、多窗口排队、重复审核的问题。在破解难点方面,湖南厅指导和督促市县解决有房证无地证、房地主体不一、开发商违法违规等导致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已有102个市县出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文件332个,处理各类问题楼盘675个、各类历史遗留问题16.26万件,有效保障了权利人合法权益。在消除痛点方面,湖南厅开展违规前置环节清理和违法违规收费,分类压缩登记办理期限,全省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已有61个市县将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
强联动,抓落实,促整改。湖南厅与省住建厅、财政厅、税务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共同制定了“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操作规程、实施步骤和考核方案,指导和督促各地做好综合窗口设置、人员配备、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等工作,形成了强大的改革合力。
创新体制机制、技术手段及服务方式。按照简政放权、便民利民的要求,湖南厅推动不动产登记与其密切相关的交易服务、不动产测绘、档案管理一并整合,全省已有长沙、邵阳等8个市62个县市区相继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从根本上理顺了部门职责关系。同时,大力实施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建设工程,完成了覆盖全省的高精度航空数码摄影,制作1∶2000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积极推进存量登记数据整合汇交,开发了全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交换系统,与省监委、组织部、财政、住建、民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应用机制。此外,积极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开展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查询、网上支付服务,全省不动产登记在线申请系统上线运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编辑:羿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