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湖南的“母亲河”。其流域城镇密布、经济发达,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乱采滥挖矿产资源,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排放,畜禽养殖业规模扩大等原因,湘江受到了污染,生态环境恶化。2018年以来,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悄然改变着一切。
数读湘江流域生态修复
■ 综合治理5个矿区历史遗留问题,矿区地面塌陷严重区农田修复率达58.3%,新增林地2.07万亩,新增草地8505亩,10万余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 湘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157个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99.36%,流域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 洞庭湖区修复湿地23万余亩,越冬水鸟数量连续4年保持增长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青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绘出湘江之秀、洞庭之美。
而今,这一派楚天秋色依然令人神往,湘江尽头,洞庭湖畔,白鹭翩飞,绿意盎然,满目生机……而无限风光背后,是湖南人守护“母亲河”久久为功的奉献与坚守。
湘水久治难愈
湘江是长江一级支流,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哺育着全省60%以上的人口。滔滔湘水自南向北奔腾近900公里,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6个市,入洞庭湖归长江。
“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部位——‘龙腰’上,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陈仲伯介绍。
享有“天下粮仓”美誉的湖南,同时也是矿业、重化工业大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迅猛发展,湘江流域矿产资源乱采滥挖日益加剧,农业污染点多面广,沿线各城市的高能耗、重污染、高排放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水质开始恶化,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事实上,湖南人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早已有之。记者了解到,自20世纪中叶湘江流域首次检出铅、镉、砷等重金属后,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保护与治理工作一直持续。
“十二五”以来,中央、省财政累计投入约468亿元用于湘江流域治理。2013年,湘江保护与治理成为湖南省委“一号重点工程”,连续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关停涉及重污染的企业292家、畜禽养殖场7946个,开展了85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29个“矿山复绿”综合治理项目。先后出台《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10余项政策法规,重典治乱。
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湘江流域得到了“喘息”。然而,由于累积的历史遗留问题太多,部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包袱重、河流重金属超标、农业面源污染、湿地生态质量下降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2017年监测数据显示,洞庭湖湖体12个断面全部未达到Ⅲ水质,总磷超标问题比较突出。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湿地被占用、淤积,湿地功能退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破碎化,生存空间受挤压现象严重等等。
久治难愈的湘江,亟待一场彻底的转变。
试点工程探新路
2018年10月,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湘江流域由此开启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的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工程实施期限为3年,分为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矿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4大类20个子项目,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牵头,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共同实施。工程试点区域总面积约10.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7.85%,涉及11个市、76个县(市、区),总预算79.13亿元。
“生态修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把工程试点打造成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样本工程。”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工程试点列入省委深改组审查事项、省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对市州绩效和省直部门重点工作考核。在组织管理上初步构建了“省指挥、市统筹、县实施”的责任管理体制,省市县三级均成立攻坚行动指挥部,省一级由分管副省长任指挥长,市县两级由党政“一把手”任指挥长。工程试点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自然资源厅,由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提供工作场地,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统筹调度各子工程实施。
“项目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的创新,是推进湘江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两个重要方面。”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皓介绍。
在管理上,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破了以往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分开实施的惯例,推行EPC工程总承包的施工模式,实行动态设计、动态施工,节约了行政管理时间和成本。在技术上,聘请专家服务组就技术问题“把脉问诊”,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在机制创新上,推出了“服务团挂职服务”,即服务团成员专门到相关区县自然资源局挂职,专职督导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进度、资金拨付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进度。省自然资源厅还邀请矿区所在地镇、村、组参与项目设计,聘请第三方力量提前介入验收前绩效考核等工作。
严格的监管落实在工程试点全过程中。据介绍,针对工程试点涉及资金量大、区域广、工程类型复杂的特点,以及在推进实施中暴露的问题,湖南省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纪委省监委驻厅纪检组实行专项核查,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厅局单位开展多轮督查,全省形成了“一季度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的高压态势。
同时,对项目推进慢、预算执行率低的县市区,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将约谈地方政府“一把手”。省财政厅直接监管协调地方国库资金,保证工程试点资金指标。全省上下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
一盘大“棋”初见效
8月的西洞庭湖,水鸟翔集,芦苇青青,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图展现在人们面前。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观测发现,工程试点实施3年来,前来西洞庭湖越冬的水鸟数量从2013年的1.3万余只增加到了2020年底的3万多只,黑鹳、白鹤、白琵鹭、小天鹅等珍稀濒危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最高监测到了78只。湿地修复了,“候鸟”天堂回来了。
“2020年,洞庭湖湿地面积达到935.5万亩,保护率达76%以上;越冬水鸟超过28.8万只,创10年之最;水体富营养化指数,从2017年的49.3下降至2020年的47.6。”湖南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湖南省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湘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157个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99.36%,洞庭湖11个考核断面除总磷外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全流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50%,对生活垃圾进行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95%。
在湖南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董振亚看来,上述的成效,均得益于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下的一盘系统性、整体性的“大棋”。
她介绍说,湖南省从一开始就将湘江流域和洞庭湖试点区上游下游、左岸右岸、地上地下、水上水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将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区域综治作为全链条进行技术设计和工程布局,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内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巩固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治理成效。
比如,在源头控制方面。湖南省以湘江为主轴,对沿江两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五大重要矿产集中开采区开展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重点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水资源破坏、土地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历史遗留污染问题。
在抓过程拦截方面,在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重点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修复洞庭湖和横岭湖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7.5万亩,修复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13.6万亩,在流域内的县市打造退耕还林还湿示范工程,开展生态功能精准提升工程。
在抓末端修复方面,在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开展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5个重点治理区域包括洞庭湖6大重点片区、大通湖流域、珊泊湖流域、圭塘河流域以及涟水流域治理。
与此同时,通过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功能修复、农村污水治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探索,湖南省形成一整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技术和制度成果,构建了“湖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山川绘丹青
“新账不能欠、老账逐年还”。永州零陵锰矿区、临武县三十六湾矿区、常宁水口山铅锌煤矿区、冷水江锑煤矿区、湘潭市谭家山煤矿区五大重点矿区的生态修复,是工程试点的重中之重。为了让矿山变青山,湖南省开展了多维度的探索。
处暑时节,“世界锑都”冷水江锡矿山绿意盎然。高矮不一的石芽石林、独一无二的红色遗址、忆苦思甜的工矿文化,让矿区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可曾想几年前,这座为新中国工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百年老矿,还是废渣满山、寸草不生的景象。“对照治理前、治理后的效果,非常震撼。”今年7月,湖南省省长毛伟明在调研冷水江锡矿山后感慨地说。
“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常规的土地复垦、水资源修复、地形地貌景观修复、搬迁避让等工程,与锡矿山的工矿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不仅增加了林地5000亩、修复耕地3300亩,解决矿区居民的饮水问题,还因地制宜打造了一个具有地质科研科普价值、红色革命教育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修复示范区。昔日的废水荒山如今已成为金山银山。”冷水江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曾国良介绍。
被称为“湘南聚宝盆”的郴州临武三十六湾地处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此前由于乱挖、乱采、乱排致使大量水体污染,生态破坏触目惊心。2018年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后,矿区治理进入新阶段。
如今,海拔近1000米的癞子岭露采区蝶变成“空中花园+矿业遗迹”科普区,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记者了解到,三十六湾矿区主要通过采矿挖损山体修复、采矿破坏水体修复、采矿压占林草地生态修复以及采矿损坏农田修复等工程,对矿山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修复了受损耕地,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现在村子里水好了,空气好了,耕地也连片平整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相继回来创业,我们这里人气越来越旺!”70多岁的村民苏三平感慨道。
“矿山+生态园区”“矿区+科普+休闲”“矿山+特色文化小镇+美丽乡村”……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3年来,五大矿区充分结合矿山资源禀赋和地方规划,探索各具特色的生态修复模式。引进了生态砖、无土纤维喷播、生态棒护坡、椰纤维植被毯、生态沟等先进技术,规避了以往工程痕迹过于严重的现象。主要历史遗留问题得到综合治理,实现新增林地2.07万亩、草地8505亩,矿区地面塌陷严重区农田修复率达50%,改善了矿区10万余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实现了“清水入湖、清流出湘”的目标,在长江经济带的“龙腰”上筑起了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
“湖南省用系统的思想指导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这项宏大的工程,实现了整个流域的健康,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永官对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表示肯定。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彭小云 唐晖 赵帅军
编辑:吴戍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