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大通湖位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三区四带”中的长江重点生态区,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有“三湘第一湖”之美誉,因边缘轮廓酷似心形,有“洞庭之心”的美称。大通湖湖泊面积12.4万亩(82.7平方公里),常年水深1.2~2.5米,呈锅底状,流域面积924.5平方公里,属于调蓄、养殖湖泊,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调蓄洪水、调节大气等生态服务功能,使大通湖成为环洞庭湖经济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对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问题
21世纪以来,由于过度投肥投饵、过度捕捞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原因,大通湖水质越变越差,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同时高密度养殖让大通湖水生植被消失,变为“水下荒漠”,湖体自净能力基本丧失。
1.水质长期不达标,总磷超标严重
大通湖水产养殖规模大,缺少相应的水体治理措施,长期大量投放饵料导致营养物堆积,大量污染物长期在底泥中积累,总磷、总氮指标超标。2015年9月,大通湖在国家地表水质监测中发现水质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比III类水质标准值高3~6倍。2016~2018年,大通湖国控点水质类别持续为劣Ⅴ类,超标因子为总磷。
2.水生生物群落消亡,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严重退化状态
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通湖遭受了大规模围垦,湿地生态空间大幅萎缩,破碎化趋势加剧。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掠夺式养殖方式导致水生植物消亡,大量投肥投料引起水体富营养及盐含量上升、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以及水体透明度下降,同时破坏了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导致鱼类、底栖动物等种群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大幅度降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三、措施
大通湖区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在前期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部署大通湖生态修复子项目,纳入湖南长江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涉及益阳市大通湖区,包括河坝镇、南湾湖街道、千山红镇、金盆镇等乡镇,处于“一核三带”为总体布局的环洞庭湖农田服务功能提升带,属于末端治理。项目总投资604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4940万元,省级资金5407.63万元,市县配套38446.37万元,社会资金1685万元。项目计划实施年度为2022年~2024年,实施面积2430.59公顷。
工程紧扣总磷超标,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生态问题,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治理生态问题,推动大通湖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以大通湖湿地及重要物种栖息地为主要保护修复对象,推进湿地植被恢复,候鸟栖息地保护,解决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通过种养水生植物,将磷纳入到生态循环中,解决磷含量过高的问题,达到重建水下生态系统的目标。同时,充分考虑政府、渔民以及企业主等相关利益各方,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之路,成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明样本。
(一)规划引领,持续推进流域系统治理
大通湖区紧紧围绕湖南省委提出的“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治湖十字方针,做好规划引领,编制了《益阳市大通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和《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方案(2020~2022年)》,做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一是抓区域退养,完成区域内临湖1000米精养鱼塘退养。二是抓截污减排,完成精养池塘生态化改造5000亩,完成大通湖城乡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三是抓流域疏浚,持续推进河渠清漂清废,累计打捞水葫芦等沟渠漂浮物共计606.6公里、约13864.7吨,拆除围网共23处。四是抓引水活水,开展大湖补水与外排,完成大新河节制闸、金盆河节制闸建设。五是抓大湖增绿,完成主要入湖河流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湖内水生植被修复五期工程等项目,种植水草的覆盖面积达到5.1万亩。
(二)科学种草,大幅提升大湖生态环境质量
面对大湖治理,围绕“种什么水草适合,怎么才能种好,套养什么水产效益高”等一系列难题,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积极发动高校、机关、科研机构和媒体,组织专家、干部、群众等建言献策,推动多方共治,促进水草产业加快发展。
大通湖创新思路,聘请中国科学院技术团队编制大通湖区1万亩水草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打造集服务大湖水环境治理为主的水草种质资源功能、近120多种水草标本的百草花园科普宣教功能、水生植物浮岛功能等于一体的核心示范基地。邀请武汉大学专家团队对各鱼池水质与泥质情况开展调查,对水生植物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科学提供水草种类搭配及适养水产名录,并及时提供水质监测服务与水草种植技术指导。通过种养水生植物将底泥里的磷作为生长的养分,然后水生植物又能成为各种鱼虾、螺类的食物,从而达到重建水下生物链的目标。同时,将磷纳入到生态循环中,从根本上解决磷含量过高的问题。通过科学种草、综合施策,实现了大湖水质持续向好,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2020~2022年,大湖水质整体为IV类,水质持续向好。
(三)生态产业化,大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按照分类退、扶持种和全包销的模式,打消渔民的顾虑,全面支持转型改种水草。以临湖鱼塘面积最多的河坝镇为试点,充分尊重当地居民意愿,选取生态转型示范户,以“水草+大闸蟹”“水草+青虾”“水草+龙虾”为主攻方向,实施生态种养转型探索。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养殖户探索发展“水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免费向水草种植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销售推广等服务,并按照高于市场5%~10%的价格全部包销。通过新闻媒体、益村平台等网络媒介,加大线上线下推广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同时以“三产融合”模式为指引,完善产业体系,在水生植被产业示范园融入观光、研学旅游等元素,利用代表大通湖生态治理成效的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植物进行景观创造,搭配木头、石头等装饰,打造出水草生态瓶、水草造景等文创旅游产品,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教育”的水草研学文旅新模式。
四、取得成效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大通湖区以“三产融合”模式为指引,将种植水草从满足大通湖治理使用,到逐步向外销售,再到向景观发展,水草产业不断壮大,逐步实现生态产业化,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目标。
(一)系统治理引进“环卫草”,生态效益成效显著
在专家团队指导下,大通湖区通过种植水草进行水环境治理。截至目前水生植被恢复超4万亩,沿湖植被带修复超65%,湖内水生植物达17种,以往的“水下荒漠”转变为郁郁葱葱的“水下森林”。大通湖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共记录到水鸟30余种5万多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35只、黄胸鹀40只、青头潜鸭6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4100只,白琵鹭12只等15种二级保护鸟类,湖南省罕见鸟类赤嘴潜鸭4只。以水草为栖息地的底栖动物和鱼类也相继重现身姿,大湖生态系统日趋完善。
(二)积极转型种出“黄金草”,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近三年来,大通湖已经引进培育了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常绿矮苦草等水草品种20多个,积极打造全国水草供应基地,产品畅销全国。2020年水草销售额达到了400万元,2022年水草销售额达1000万元。相比于养鱼时亩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现在改行种草,亩均年收入可达8000元,特别是采用“水草+”种养模式的渔民,亩均收益高达10000元。2020年,大通湖的水草“走”出大通湖,来到韶山市以及湖北、安徽、江苏等地,为净化水质贡献力量。
好草养好水,好水出好蟹,依托良好的水体资源,大通湖区积极推进“水草+螃蟹”生态种养模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采用“水草+螃蟹”生态种养模式产出的大闸蟹膏腴丰满、鲜香可口、品质上乘。“大通湖大闸蟹”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目前湖南唯一可以出口的大闸蟹品牌,已走出国门,对外出口到新加坡、迪拜、菲律宾等地区,2023年预计出口销售额5000万元。
(二)高端发展打造“景观草”,民生效益逐步显现
大通湖区利用水草产业建设湖南省水生植物科普基地,保育120多种水生植物品种,通过多品种搭配名贵睡莲、穗花狐尾藻、美人蕉等水草进行景观造型,精心建设人工浮岛,连片开发牡丹莲、红楼梦、大沙锦等稀有品种荷花池,集中打造水草景观园。同时结合大湖东岸11.5公里绿色长廊、10里水乡花海,湿地科普宣教馆等景点,大力发展沿湖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体育运动及健康养老休闲产业。水草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不仅展示了大通湖区丰富的生态物产资源,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也带动大通湖区文旅产业消费升级,助力全域旅游。
大通湖生态修复的实践充分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宝贵财富,只有持之以恒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才能真正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今后将坚持把大通湖水环境治理作为首要和长期战略任务,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推动大通湖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来源: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编辑:吴戍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