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也是加速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根本支撑。近年来,湖南省汨罗市以耕地保护为主线,以节约集约为主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促进生态与发展共赢,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保护每一方沃土
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汨罗严守“62.35万亩耕地保有量、55.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扛起粮食生产大县责任,让“中国饭碗”中有更多的“汨罗粮”,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良田“并小为大”,产粮有效益。汨罗推行“双引双带”机制,坚持“支部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创新投融资模式,2022年整市推进“小田改大田”6.04万亩,亩均投资全部达到3000元以上,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同步实施山塘水库清淤工程,将塘坝淤泥发酵还田,既扩大库容,又提升地力。
田长“由虚变实”,护耕有担当。汨罗建立四级田长网格化体系,落实各级田长1025名,发动65名老党员、老骨干组建“民间田长”队伍,有效实现群治群管。创新“智慧田长”,率先试点自然资源铁塔视频监测,建设田长信息管理平台,做到管田巡田可追溯。构建“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作调查等方式,全面增强护耕实效,确保田有人管、地有人种。
巡田调研
耕地“逢占必补”,守土有红线。汨罗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现有耕地一亩不少”。加大对新增耕地开发选址、立项、施工、验收、耕种管护的核查力度,确保“新增耕地一亩不假”。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坚决纠治耕地闲置荒田、种树种草占田、违规建房毁田等现象,确保“乱占耕地一亩不让”。2022年违法用地、违法占用耕地实现“零增长”。
用好每一寸土地
将节约集约理念落到实处
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用地需求、解决用地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汨罗坚持走效益挖掘、内涵提升的集约发展之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以有限的土地资源驱动经济长期增长、生态全面改善、社会持续进步。
优化国土空间,让布局更集中。汨罗遵循“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原则,加快构建系统科学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确保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科学规划中心城区,积极推进村庄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撤并65所小规模学校,迁建新一中,把农村3所高中合并为新三中迁入城区,打造精品一中,建设优质二中,办好特色三中,推动汨罗素质教育在新时代争一流、出特色、作示范。
加速协调发展,让产业更集聚。汨罗坚持“多规合一”,“一盘棋”统筹资源配置,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协调、产业互补的发展格局。聚焦“一区两园”,推动调区扩区,高新区成功晋升“千亿园区”、省级“五好”园区;湖南循环经济产业园主要发展新型基础材料,成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重点发展基础零部件和核心元器件,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优化交通网络,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精准布局乡村服务点,全市179个村(社区)完成“最后一百米配送”。
上门服务园区企业
提高亩均效益,让用地更集约。汨罗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全面清理低效工业用地,推进“标准地”“混合用地”改革,探索推行“清单+告知承诺”制,大幅降低园区和企业用地成本,2022年闲置土地处置率排名全省第一。科学统筹城镇和重大项目用地规模、结构与时序,推行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合并审批,严格执行限制建设和禁止建设目录,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珍惜每一份资源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汨罗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共守“一江碧水”,把政治责任扛牢。汨罗将“守护好一江碧水”摆在工作目标第一位,坚决扛起“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政治责任。沿江实行分级管理、分区管控,确保重要自然保护地、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不断用生态绿色提升发展成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汨罗江打造成山水交融、文旅融合的长廊,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不断扩大汨罗“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遵循“一米法则”,把督察执法抓严。汨罗对违法建筑超过一米未及时报告的,追究乡镇所包片巡查人员责任,及时查处违法行为,确保“不负青山不负民”。完善执法监管协同机制,凡是乡镇、园区或平台公司年度累计违法用地超过30亩,或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5%以上的,一律从严执法不打折扣。2022年,汨罗全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减少70%。
打造“绿色矿山”,把生态修复做实。汨罗建成湖鼻、周坊、凤形、庙岭、乐福田5座省级绿色矿山,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狠抓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入围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推进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总面积累计32.37公顷,让昔日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资源有限 集约利用无限
近年来,伴随着建设用地需求刚性上升,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愈发凸显,节约集约用地尤为紧迫。湖南省汨罗市自然资源局以有限的资源,做好无限利用的文章,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不动摇,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持续改革创新,全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
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汨罗局站在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以土地利用理念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规划引领促集约。汨罗局统筹考虑本地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特色产业、文化潜力,从战略发展层面引导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该局完成了现状分析与评价,形成了专题研究初步成果;对“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落图列表,对循环园、配套园进行了调区扩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编制完成。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模式,科学统筹划定了“三区三线”,划定全市耕地保护目标62.35万亩,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5.5万亩任务;调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6.1公顷;划定城镇开发边界61.12平方公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2.43平方公里,为汨罗未来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
以制度保障促集约。坚持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建立市、镇、村三级“党委推动、政府抓总、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相关单位配合”的月清“三地两矿”领导机制。建立“分线部署、周会商、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机制,市级、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对任务分线部署,自然资源督察股、开发利用股和行政执法监察大队每周对问题会商,分管副市长每月就月清“三地两矿”工作进行调度,市政府督查室每个季度通报各乡镇排名情况。编制月清“三地两矿”操作手册,特别强调对批而未供土地采取“一地一策”、专题调度、实时跟进、逐宗销号、周通报等措施,对闲置土地只能进行开工、收回、置换3种处置方式,对违法用地处置坚持做到“处罚、没收、拆除、刑事责任追究、党政纪责任追究”五个到位。
以绩效考核促集约。月清“三地两矿”通报按季度报市绩效考核办,对各乡镇绩效考核进行预评分,年终进行总打分。实行“一事一议”“一案一议”,对普遍性的违法问题,从制度设计层面进行研究解决。根据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逐步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陆续出台了《汨罗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办法(试行)》《2021年综合绩效考评政府工作任务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提供了政策支撑。
多措并举
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突破
汨罗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和“增存挂钩”计划指标配置原则,全面清理低效工业用地,实现腾笼换鸟。
优先使用存量。汨罗局制定闲置空间盘活利用行动方案,通过加大供地力度、批文撤销、规划调整等方式,加快对城区零星地、边角地、招商项目未供地、未完成征地拆迁的待供地等地块处置,所有建设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土地,从源头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现象。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着力解决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性供需矛盾,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全市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提供土地要素支撑。汨罗市川山坪镇盘活3万余平方米闲置资产,成功引进富昇小微企业手工加工基地项目,计划进驻电力科技、制冷设备、环保科技、机电设备、能源科技相关配套零部件手工加工小微企业6~8家,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个,年税收达300万元~500万元。
尽量压缩增量。汨罗局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城镇和园区重大项目用地规模、结构与时序。推行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合并审批,把好项目策划生成、选址论证、节约集约用地的第一道关口。严格执行限制建设和禁止建设目录,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合理核定用地规模,尽量避让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确实无法避让的,能占劣不占优,能少占不多占。
全力深挖潜量。区别政府原因和企业原因两种情形,采取“一地一策”,通过协议收回、延长动工开发期限、调整土地用途或规划条件、置换土地等方式处置政府原因批而未供、低效用地;通过督促企业限期开工、帮扶、无偿收回等措施处置企业原因批而未供、低效用地;采取协议出让、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供应方式,全面清理低效工业用地。
汨罗通过撤并乡镇小规模教学点,腾出闲置学校47所,将屈子祠镇青龙小学、新市镇新桥学校2所学校原校区对外出租,引入民营企业,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0万余元,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选定与长沙交界的弼时镇汉山矿山为新设矿区,经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等省直厅局审批,将新设汉山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进行出让,实现了点“石”成“金”的经济效应。
旗帜鲜明
打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格局
汨罗局坚持把严格保护耕地作为头等大事,严格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扛稳保护耕地的政治责任。
严格落实用地报批占补平衡。在选址阶段,严格控制审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项目,尽量避让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严格遵循湖南厅“圈内批次用地占用耕地比例不超过50%,圈外单独选址用地原则上不超过20%”的工作要求,坚决做到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在用地报批时落实“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水田补水田”。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就地取“才”,发动乡镇、村(社区)老党员、老骨干,组建“民间田长”队伍,创新“三员+农户”联控机制,引导群治群管,构建起耕保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将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反租倒包”的方式,将耕地整村流转至村集体统一管理,遏制耕地“非农化”;签署整治后农田只许种植水稻的合约,防止耕地“非粮化”。
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针对低产田无人耕种的现状,鼓励社会自筹资金进行耕地全域综合整治,通过农业合作社和农户共同出资、社会捐资等方式,解决了耕地全域整治的资金瓶颈。
严厉打击乱占耕地违法行为。对涉及耕地的问题图斑迅速核实情况,及时整改,尽早完成图斑销号,对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予以严厉打击。
从严从紧
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举措
为切实提高社会各界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汨罗局按照“预防在先、早发现、早制止”的原则,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较好地维护了土地利用秩序。
厘清问题,逐宗制定整改方案。汨罗局收到卫片违法图斑后,立即召集相关股室,根据整改要求深入研究并逐宗制定整改方案,将整改中的每个环节任务具体细化到个人。
压实责任,限时高效办理办结。以市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对违法当事人及属地政府下达督办函,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呈报主管市长。
理顺机制,联动督促违法整改。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对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全程督促,实地督查整改进度,直至整改到位、图斑销号。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提请市纪委监委约谈问责。
积极对接,活用政策精准销号。积极与湖南厅督察处进行工作对接,及时汇报整改进度和整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精准销号。
下一步,汨罗局将以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为抓手,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在国土空间规划、低效用地再开发、产业用地管理等方面总结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经验和做法,切实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
(文图由汨罗市自然资源局、汨罗融媒体周敏提供)
来源: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中共汨罗市委 汨罗市人民政府
编辑:吴戍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