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护第一!湖南出台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黄河 2024-04-09 20:25:33
时刻新闻
—分享—

一直以来,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都是社会公众的关注热点。就此,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湖南省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下文简称《规划》)。

71页的《规划》全文讲了什么?作为全省首个省级层面的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其与此前的相关政策有何不同?潇湘晨报记者做了全面梳理。

平衡、充分、安全发展

作为全国10个文物大省(市)之一,湖南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总体上呈现价值突出、特色鲜明、分布不均和相对集中的典型特征。其中,同类型的高价值资源点相对分散,在国土空间上没有呈现较强的集聚效应。这导致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在国土空间保护利用上不平衡不充分、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的国土空间安全格局形势也依然严峻。

从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在国土空间的保护利用上看,目前,湖南的空间保护仍有弱项;专项研究存在短板;管制措施尚不完善;机制创新动力不足;人才建设亟待加强;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尚未“活起来”;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协作模式相对单一。

从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的安全形势来看,其资源保护利用与城乡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全省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尚未系统地划定,尤其是地下文物埋藏区和水下文物保护区还有待科学系统地勘定。

如何在解决弱项短板、发展产业的同时,统筹好文化文物保护的安全形势?《专项规划》提出了五项原则、三期目标。

坚持保护第一原则

《规划》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统筹,明确提出坚持保护为主、科学可行、分类管控、协调发展、活化利用五项原则。其中,保护是第一原则。要坚持这一原则,需要以空间管控为技术手段,建立可监控、便管理、能溯源的历史文化和文物空间管理网络,确保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得到系统保护。同时,协调发展原则提出为保护划好红线,为发展预留空间。这两条原则分别从空间管控与协调发展的角度,为保护利用文化文物资源指明了方向、划定了框架。

而科学可行原则、分类管控原则与活化利用原则,则具体阐述了保护利用文化文物资源可供参考的思路。如科学可行原则要求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等因素,确保空间保护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上述五项原则的指导下,《规划》进一步制定了近期、中期、远期三期目标。近期目标提出,到2025年,初步完成全省的市州级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基本划定两个层级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实施城头山遗址等大遗址保护工程,推进湘桂古道等遗产线路的空间管控和风貌保护;在大遗址保护工程内新增考古遗址公园3个以上,建设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1个以上,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基地1处以上。

中期目标提出,到2030年,完成全省县市区级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实现管理全省覆盖;初步完成重点片区保护利用的空间管控;初步建成全省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的国土空间“一张图”数据库。

远期目标提出,到2035年,建成纵向传导有序,横向衔接协调的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空间信息平台;完善历史文化保护空间治理体系,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湖湘文化类型特色,历史文化保护和城乡建设协同发展的国土空间文化风貌。

从近、中、远三期目标可以看出,保护第一原则始终贯彻其中。

“一张图”统筹管控

如何协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城乡发展建设之间的冲突?《规划》将重要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的保护空间落实到“一张图”上,确保空间保护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坚持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在国土空间中的协调发展,为发展预留空间。

《规划》根据全省所有类型的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价值等级和在历史地理区域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保护功能区,并在保护功能区中遴选出作为“面”的重点保护功能区,遴选出作为“线”的历史文化廊道、作为“点”的重点文化片区。深挖各保护功能区历史文化和文物资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保护任务,完善历史文化和文物空间保护体系。如湘东·幕阜罗霄历史地理区域,提出加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等红色文化遗产的空间管控,推进湘赣、湘鄂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协同管控,整体性塑造彰显革命精神,突出红色文化特征的空间风貌的主要保护任务。

对于地下与水下文物保护,《规划》划定了地下与水下文物空间范围,提出严格落实在保护区内不得开展采砂、排污、倾废等危害文物安全的活动的空间管控要求,并全面加强对保护区地下和水下空间管控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监测,坚持依法开展审批工作。

城乡发展建设与资源保护利用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横亘在保护与发展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又不得不跨越的沟壑。《规划》结合地域特征整合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打造历史文化风貌特色,赓续历史文脉;依托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打造历史文化廊道品牌,实现遗产保护、健康休闲和村镇发展和谐共赢。如对于湘中·衡山雪峰山区域的管控,《规划》坚持在乡村空间中严格保护和修缮万里茶道、安化风雨桥等遗产资源,依山就势构建景城一体发展格局。

此外,对于重点文化片区,《规划》还分类提出了15个风貌营造引导要求,明确重点项目的风貌保护要素,采取有针对性地保护控制措施;结合重点片区资源特色,在历史文化空间保护的基础上,提出重点项目建设和交通设施、市政设施、配套建筑和景观设施等建设的要求。如对于新建、扩建类建筑,《规划》要求尊重和保护重点片区中不同时期建筑的风貌特征,不随意拆建,不集中建设形式单一、外观雷同的仿古建筑。遗址类重点片区及其周边新建、改扩建建筑物时,应遵循“先考古、后建设”要求等。

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国土空间开发相统筹是保护利用的系统思维,也是协调发展的科学规律。此次《规划》的提出,无疑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和文物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通过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湖南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潇湘晨报记者刘婷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黄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自然资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