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一带一路”地学合作与矿业投资论坛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矿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矿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深,供需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而科技创新、全球治理和绿色可持续又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勘查开发方面,全球勘查投入、钻探活动和大型采矿项目持续减少。2024年,全球主要固体矿产勘查投入124.8亿美元,同比下降3.3%;钻探项目总量和钻孔总数同比分别下降19.9%和15.3%。
供需方面,全球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供需结构矛盾加剧。其中,能源矿产供需增幅放缓,整体处于紧平衡。大宗固体矿产中,钢铁供需双降,供应过剩程度增加;铜供需持续增长,供应缺口扩大;铝供需双升,供应过剩程度减小;锌供需双降,转向供不应求。战略性新兴矿产供需快速增长,均表现为供过于求。
市场价格方面,国际矿产品价格分歧显著。其中,能源矿产价格总体冲高回落,煤炭均价较2023年下降超两成;大宗固体矿产价格波动加剧,铁矿石价格年内下跌超三成,铜、铝、锌价格略有上涨;战略性新兴矿产供强需弱,价格重心持续下移。
《报告》指出,关键矿产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和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博弈加剧全球关键矿产领域竞合态势。伴随全球能源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纵深推进,面向勘查大数据的AI技术、地球物理技术装备和天—空—地立体遥感找矿技术体系等逐步完善,加速推动全球矿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报告》呼吁,各国应加强关键矿产领域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破解全球资源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携手构建矿业命运共同体。
来源:自然资源部
编辑:朱婷劼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