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发现红色岩溶地质遗迹

2020-09-11 09:26:37 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宋庆伟 编辑:刘艳芳
字号:

日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贵州理工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在中国南方(松桃)红色岩溶高端学术论坛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南方岩溶地质遗迹调查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即发现并初步命名了红色岩溶地质遗迹。

857108_gaohl_1599552079875

该成果是依托“全国地质遗迹立典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子课题“酉水流域碳酸盐岩典型地质遗迹详细调查及演化模式研究”获得的。红色岩溶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世界级地质遗迹,在我国武陵山区广泛分布,其中以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人工揭露的露头最为典型。相比于在湘西古丈、重庆酉阳人工揭露的红色岩溶地质遗迹,贵州松桃揭露的面积更大、形态特征更丰富、凹凸层数更多、凹凸程度更高,并具有独具特色的红白互层(或可称为叠层)。相比常见的岩溶地貌,红色岩溶具有独特的外观形态特征,总体呈现红色,局部白色为主,最大特点为红白镶嵌,形态总体呈现成层凹凸状。

经过野外考察和室内研讨鉴评,60多位岩溶地质领域的专家认为,红色岩溶作为岩溶地貌的新类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价值:一是红色岩溶的特殊凹凸形态特征,指示了特殊的形成动力及环境,可以补充完善岩溶地貌的演化模式,丰富对岩溶地貌演化规律性认识。二是红色岩溶的岩性为互层的泥质灰岩与灰岩,指示了沉积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对认识华南板块早—中奥陶世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松桃县及其周边分布的红色岩溶景观在世界岩溶类型中具有唯一性,其极具观赏性的形态特征可带动武陵山区国家级连片贫困区的旅游发展。

下一步,环境监测院将依托“古生物化石与地质遗迹调查工程”,与贵州理工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合作,在红色岩溶的定义、成因演化和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推动松桃县地质公园或科普基地的建设,有效助力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