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共建水美乡村同享幸福河湖————常德市津市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范例
2023-04-22 16:41:06 字号:

共建水美乡村同享幸福河湖————常德市津市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范例

摘要

津市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享有“江南明珠”之美誉。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水系因过度开发利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体割裂、水体流动性变差、河湖“四乱”现象变异凸显、河湖塘渠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岸坡损毁,农村生活污染严重,局部河湖存在水质恶化等问题。

按照“一环两线三片四镇多节点”的总布局,开展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美乡村建设,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林建设、景观人文、防污控污及河湖管护等八大工程措施,对全市农村范围内8个重点湖泊、66条河道及43口面积2公顷以上的湖塘进行综合整治。投入300多万元对新洲小河、双河口等7处临河排污节点实施控污截污。

围绕“一镇一特色、一水一主题”的水美乡村生态新蓝图,打造双河口等7个美丽屋场、白衣庵水利风情区等11个重点示范性景观,实现了水灾害防御好、水污染防治好、水生态修复好、水资源利用好、水文化传承好、水空间管理好的“六好标准”,改善了农村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创新“水生态修复+旅游+研学”发展模式,激活社会资本参与康养旅居等项目建设。通过改善“水环境”,激活“水资源”带动了“水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微信截图_20230422163942.png

一、引言

津市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傍澧水、滨洞庭,享有“江南明珠”之美誉。是湘鄂边际工业重镇,历史上曾是湘鄂省际经济交流的要道,澧水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是国家确定的革命老区和比照西部开发的县市。津市市总面积558平方公里,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有大小湖泊21个,河流11条,水库28座,水塘8038口,总共水面1.2万公顷。其中6250公顷面积的西毛里湖为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澧水干线由西往东入洞庭湖,北出松滋、虎渡两河沟通长江,为四通八达的水道网。

二、问题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系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体割裂、水体流动性变差、河湖”四乱”现象变异凸显、河湖塘渠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连通不畅。岸坡损毁失稳,水域岸线侵占现象依然存在,岸线保护仍需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理,防污控污压力犹在。局部河湖仍存在水质恶化的问题。防洪设施有待更新,建设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河湖管护水平仍有提高空间,管护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生态基流无法保障,水生生态系统退化。

三、措施

2020年4月,津市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55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试点期限为2020~2021年。采取八大工程措施,对全市水系进行综合整治。

(一)聚焦效率,坚持高位推动。

实行“五级领治”,构建“书记牵头、党委总揽、政府主导、水利主抓、部门配合、镇村参与”的责任机制。建立政府投资、市场融资、社会筹资、群众投劳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模式。市财政对试点县建设给予重点支持、优先保障,落实中央资金1.5亿元,省专项资金500万元,本级财政配套资金1.45亿万元,引导社会、金融资本1.5亿元参与试点县建设,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从水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抽调17人组建试点县建设指挥部,实行集中办公,联系工作的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驻点指挥、全程调度。

(二)聚焦生态,坚持长远布局。一是坚持全域整治理念。立足津市小而精致的优势,以毛里湖流域为主线,联动全流域、融合多业态,采取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林建设、景观人文、防污控污及河湖管护等八大工程措施,对全市8个重点湖泊,66条农村河道和43口农村湖塘实施全流域系统化、功能化、生态化、智慧化改造,涵盖全市4镇50个建制村(社区),总面积457.83平米,构建“一环两线三片四镇五节点”美丽河湖生态空间体系。二是坚持“治水先治污”路径。坚持治水与治污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300多万元对新洲小河、毛里湖双河口等7处临河排污节点实施控污截污,铺设雨污分离管网45公里,实现农村旱厕全面清零,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三是坚持生态发展定位。围绕“一镇一特色、一水一主题”的水美乡村生态新蓝图,将绿色生态设计与乡村振兴、南北双环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有机衔接,打造双河口、庹家峪溪、陈家汊等7个美丽屋场,白衣庵水利风情区、药山文昌阁梦里水乡等11个重点示范性景观。

(三)聚焦质量,坚持提升品质。

健全了质量监管体系,创新性引入第三方跟踪审计制度,严格质量督导检查,所有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探索建设治理新模式,对于重点整治的河道或湖泊采取EPC总承包方式,压缩项目建设周期,节省建设时间。对于一般农村河道和湖塘的治理则发挥镇村主观能动性,采取以奖代补、四议两公开的方式实施。引进社会资本投资指导合理开发和建设,指挥部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工作。探索全民共建新模式,充分发挥镇村和群众“主人翁”意识,激活群众力量,自主关停畜禽养殖场7多家、拆除拦网拦坝1000多米,退养鱼塘15口。探索智慧治水新模式,在河湖长制常态化巡护的基础上,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做好河湖常清常美的“加法”,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县级智慧水利平台,对涉水项目实行动态监测、实时感知。实施水网、路网、绿网、管网“四网统筹”、全方位管控,使水系管护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四、成效

两年的试点县项目建设,使河湖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优势和社会发展优势,使水系治理更有温度,使人民生活更有温情。

(一)改善了水环境和人居环境。项目完成水系连通13.2千米;河道清障199.26千米;河道清淤疏浚185.16千米;湖塘清淤43处;水源涵养林及滨水缓冲带修复30.86公顷;生态沟渠8.86千米,污水管道45千米;重要人文景观建设面积12.62公顷;水生态修复1.13公顷,生态净化6处,滨水空间修复8处,每年生态补水198万立方米。治理后,大大提高了农村防洪排涝标准与灌溉条件,提升了河湖防洪排涝能力和灌溉能力,集镇防洪排涝能力提升至20年一遇。优化了水资源配置,如期实现了水灾害防御好、水污染防治好、水生态修复好、水资源利用好、水文化传承好、水空间管理好的“六好标准”。

(二)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数。项目使津市农村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直接惠及新洲镇、白衣镇、毛里湖镇、药山镇4个镇50个行政村15.44万人。一环两线三片四镇五节点的美丽河湖空间布局,七个美丽屋场的打造和康养旅居等项目的建设,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通过“水利+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改善“水环境”,激活“水资源”带动了“水经济”,促进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助推了乡村振兴,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

(三)形成了生态保护修复的合力。通过多形式宣传发动,凝聚各方力量,涌现出了镇村自筹资金、协调施工环境的“毛里湖样板”,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的“新洲麓山经验”和借力乡贤捐款、创新群众共建共管机制的“白衣模式”等一大批典型,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合力,构建了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的格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津市市凝心聚力,扎实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水清岸绿、鸟翔鱼跃的美丽河湖,更是一份满满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编辑:吴戍疆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