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家界市全面推进“田长制”落地生根,立足旅游资源自身优势,紧紧围绕“田长制+全域旅游”做活文章,积极探索和创新“田长制+民宿旅游”“田长制+乡村旅游”“田长制+研学旅游”“田长制+观光旅游”等耕地保护模式,充分挖掘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潜在附加值,打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全域旅游成为张家界市推进田长制的新载体和催化剂,为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提质提供了全新动力。
随着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大批高端民宿逐渐兴起,旅游市场的多样性滋生出部分休闲游客,一大批自驾车游客更加喜欢休憩在张家界绝版的自然风光里,体验当地民宿,品尝特色美食。高端民宿恰恰符合了游客的需求,绿色、无公害、有机肥料的农作物备受游客青睐,有机农作物的供不应求,促成了民宿主们和当地群众之间的合作。
为将周边耕地打造成田园美景,民宿主将周边原来抛荒的田地进行流转,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作物,除了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还可以获得高于市场价农作物的收益,更有“私人订制”农作物,让种植的群众再添一笔务工费。一块田三份收入,民宿增加了品质,农民增加了收入,真正把“田有人管,地有人种”落实到位,一大批高端民宿主化身“微田长”。“田长制+乡村旅游”的农耕文化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抛荒田成了旅游田,地里长出了“金叶子”。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和乡毗邻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高端民宿客栈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过去,由于当地居民对耕地保护性认识不到位,群众种植农作物收益不高,大多选择进城务工,导致耕地抛荒现象较为普遍。今年以来,武陵源区积极探索“田长+民宿主”耕地保护模式,倡导民宿经营业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流转耕地落实耕种措施,带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据统计,该乡以湘阿妹、峰三千农场、梓山漫居等众多民宿客栈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仅今年就流转耕地近1800亩,通过流转土地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带领村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现如今,耕种田地收入更加可观,群众纷纷回到家乡拾掇起荒田,昔日无人问津的抛荒田地一跃成了“香饽饽”。
来源:张家界自然资源局
编辑:王婷婷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