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矿追梦人苗绍宗:绍承革命火种,宗匠寻铀报国

来源: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杨定 编辑:吴戍疆 2022-12-02 15:21:00
时刻新闻
—分享—

绍承革命火种,宗匠寻铀报国

——记我国第一支铀矿地质专业队伍309队主要奠基人之一苗绍宗

新中国成立之初,强敌环伺,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严重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捍卫国家安全,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子弹成为当务之急,而在祖国山河之间找到铀矿更是重中之重,这也成为了苗绍宗等地质工作者的梦想。

革命火种放光芒

1925年,苗绍宗出生在河北乐亭,那里正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家乡。革命先贤将火种播撒在家乡的热土之上,苗绍宗深受感召,18岁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9岁入党,立志为国为民。

图片

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1955年3月,中国第一支铀矿地质队伍——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309队在长沙市建立,标志着中国核地质建设正式起步,苗绍宗作为第一批地师级领导骨干被选调到309队,从此和祖国的核工业、地质事业紧紧相连。

在担任309队一分队队长期间,苗绍宗积极部署勘探地区,组建勘探队伍,以身作则。他带领职工克服了衡阳盆地气候恶劣等各种困难,1956年3月就提交了汪家冲、浦魁堂、学陶岭成矿远景区,309队仅耗时三年就正式向国家提供了第一批铀矿工业储量,乃是中国铀矿勘探史上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为提交中国第一批铀矿床并为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提供铀原料作出了突出贡献。

毛主席曾说,“原子弹,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中国的核工业无法依靠他人的力量,必须独立自主,在衡阳272厂因苏联专家撤走一时无法生产的背景下,为了加快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二机部增加了309队生产重铀酸铵的任务,黄材406厂应运而生。时任副队长的苗绍宗在科学技术的难关面前没有退缩,他带领职工们与309队中心实验室、长沙地质学校等密切配合,攻坚克难,仅仅半年,406厂便正式投产。到1962年,406厂超额完成重铀酸铵生产任务。

图片

几年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距湖南万里之遥的西北爆炸成功,苗绍宗和309队深藏功与名。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当代中国丛书之《当代中国的核工业》对“土法炼铀”作了客观的评价:“通过‘全民办铀矿’,获得‘土法’冶炼重铀酸铵150余吨,在苏联毁约停援,铀矿山和水冶厂一时建不成的情况下,为国家初期的核燃料生产提供了原料,进而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赢得了时间。”

寻铀报国三十年

从1955年309队组建,到1985年光荣离休,苗绍宗在地质工作战线呕心沥血三十年。

这三十年沧桑巨变,苗绍宗作为中南地区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奠基人之一,为309队组建、发展、壮大及其贡献倾注了满腔心血。

在担任309队领导后,他和职工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国家铀矿找矿事业贡献力量。1956年12月,309队一分队发现湖南大湾铀矿点,经过勘探,提交了香草、大湾、牛头江等矿床组成的大湾铀矿田;1958年12月,309队发现湖南鹿井铀矿田;309队一分队1956年7月发现广西资源矿田,309队于1965年组织“桂北会战”扩大了成矿远景,提交了由砂子江等矿床组成的资源铀矿田,这几次成果均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0年,309队提交大新矿床工业储量,该矿床是中南地区首次提交的碳酸盐岩型铀矿床,丰富了成矿理论,扩大了成矿领域。

图片

与此同时,苗绍宗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在406厂进行科学技术大攻关时,专门调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厂作为骨干力量,使碎矿、浸出、沉淀三个车间实现流水作业,采用反应罐进行铀化学沉淀的方法创新了工艺设备,采用6092萃取新技术提高了回收率。

从铀矿找矿到湖南省二机局组建、中南地质勘探局成立,再到组织十队从湖南郴县到广西资源的搬迁,苗绍宗时时发挥共产党员冲在最前线的带头作用。1979年6月担任中南地勘局党委书记后,苗绍宗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优良传统,深入到全局所有的钻机工作现场和主要矿床、矿点,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他也非常重视增收节支工作,为多种经营的起步创造了条件,为日后地质工作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远离繁华、甘守寂寞,风雨三十年,无怨无悔;革命圣地、星火燎原,英雄地质队,再创辉煌。


来源: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杨定

编辑:吴戍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自然资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