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院“党的二十大精神大讲堂·老地质话地质专题讲座”在长沙开讲。
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讯(通讯员 刘玲玲司秀梅)3月31日,湖南省地质院“党的二十大精神大讲堂·老地质话地质专题讲座”在长沙开讲。原地矿部部长宋瑞祥受邀,为全院地质工作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辅导。讲座由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定桥主持。
宋瑞祥以《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做出新贡献》为题,以地质科学发展为主线,宣讲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如何彰显地质担当。结合一名老地质人的经历,详细讲述了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和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在九十分钟的讲座中,已是耄耋之年的宋瑞祥精神矍铄,对中国地质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如数家珍,对湖南省情、矿情了然于胸,对湖南地质的关心、关切溢于言表。讲座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蕴含着地质百年发展的同与不同、变与不变、传承与创新,发人深思,引起了湖南地质人深深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共鸣。
通过“老地质话地质”,在座的地质“新兵”踊跃向宋老提问。宋瑞祥从地质专业技术与管理、学习与实践、守正与创新等方面殷切寄语青年,不负时代重托,以实干巧干会干的作风投身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他深情地说,地球科学是基础学科,新时代地质工作更是大有作为的工作,我们要学习湖南地质人王国骥的优良作风,把地质工作为人类社会服务、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文章”写实写好。
地质工作需要知识传承、技能传承,更需要精神传承、作风传承。李定桥指出,宋瑞祥扎根湖南二十五载,对地质工作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老一辈地质专家为党的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宋瑞祥总结回顾的百年地质发展史中,我们要继承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百年历史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传承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优秀品质。他要求,要瞄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把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坚守地质向党、地质报国、地质为民初心;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做好继承发扬、宣贯落实;要以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化科技转型和创新引领。
“这是我听过的最生动的一堂地质专业课。”湖南省地质院一名青年在听罢授课后如是感慨。宋瑞祥饱含智慧与情感的授课,让全院地质工作者,尤其是地质青年得以从老一辈地质专家的视角,进一步了解地质工作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进而在地质事业转型奋进新征程中,铭记“三光荣”“四特别”精神,赓续地质荣光。
湖南省地质院全体在家院领导,机关各部门、院属各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等在22个会场参加会议,共计2000余人聆听讲座。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玲玲 司秀梅
编辑:王婷婷
本文为自然资源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