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地修复师③丨王丁伟:“火焰山”上种树,石头缝里觅土

来源:红网 作者:谭苏昕 朱丽萍 编辑:李意一 2024-08-21 10:58:06
时刻新闻
—分享—

栏目.png

编者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开展生态修复,抚平“大地伤疤”,再织山河锦绣,是整治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红网时刻新闻、“学习强国”红视频制作基地联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地质院推出《大地修复师》大型融媒体报道,聚焦生态、自然、林业、科研、矿山企业等领域群体,记录他们以匠心巧手,使矿山重披绿装,森林更添翠色,河湖重现清波的故事。

海报.jpg

【人物档案】

王丁伟,197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隆回县林业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深耕林业30余年,坚守在基层从事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在攻克石山造林难题、推进全县石漠化治理和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上做了大量研究。

总结了石灰岩石山柏木造林模式,被国家林业局推介为全国退耕还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典型模式,在南方石灰岩岩溶地区广泛推广。累计培训林农和乡村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推广林业新成果新技术8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持或参与完成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项目,营造林30多万亩。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苏昕 朱丽萍 隆回报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3年,是王丁伟扎根林业的时间,足以让刚毕业的青涩小伙白了头。

51年,是他生与长在隆回的日子。儿时的他,记忆里是漫山遍野的石头上寸草不生;如今他放眼望去,百里绿色长廊层林尽染,巍巍青山翠绿欲滴。

隆回越变越美,离不开一代代“石山愚公”对大地的坚守与传承,从而创造出“灰石林”转变为“绿森林”的生态奇迹。

大地修复师-隆回.jpg

在田里找到了好苗,王丁伟笑得合不拢嘴。

王丁伟是谁?“他呀,话不多的干活人。”若不介绍他是邵阳市隆回县林业事务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大抵会把他当成一位老农。

长期以来,北边沙在“流”,南边石头“长”,怪石嶙峋的“火焰山”随处可见。土地石漠化一度是家乡面临的一道生态难题。

一片片的荒山,让王丁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默默将大半辈子心血倾注于此。他白了头发,家乡绿了新衣。2005年全县石漠化土地60多万亩,2022年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数据显示,已降至约23万亩,降幅超过60%。

大地修复师-隆回_16.jpg

北边沙在“流”,南边石头“长”。

绿了,“破局”石漠化世纪难题

“南面开桃花,北面飘雪花。”短短十字,反映出隆回北高南低的地势,气候差异明显。

相对高差达1550米,北部海拔最高1780米,南部最低海拔230米。北部大多为花岗岩山地,南部以石灰岩丘陵岗地为主。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下,全县水土流失严重。

令当地百姓更忧愁的是,特别在南部丘岗区,石灰岩山地面积达62万亩,其中岩石裸露率50%以上的石灰岩石山面积30多万亩,涉及15个乡镇378个行政村,漫漫石山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王丁伟解释,石漠化被称为“土地的癌症”,会造成土瘦、水枯、山穷、林衰,治理难度巨大。

从乡镇林业站到县林业局机关,1991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林业学校林业专业的他,入职至今始终接着前辈手里林业事业的这一棒,已踏遍千山万水。

大地修复师-隆回_3.jpg

一棵棵马尾松、柏木笔直地扎根在石缝间。

8月,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随着王丁伟来到隆回县荷香桥镇天龙坳石山造林示范点,远处山峦郁郁葱葱,连绵不绝。

而钻进密林深处,只见一棵棵马尾松、柏木笔直地扎根在石缝间。

土层瘠薄、保水性差、岩石裸露率高……曾经面临的一连串难题让王丁伟意识到,“在我们这,用普通方法栽种树木,在光秃秃的山上很难存活。”

但他并不死心,隆回多见石灰岩石山,“石间有土、层间有土”,这为树木的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树木根系足够发达,能通过石头缝隙扎根到下层的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

而石灰岩风化后会形成碳酸钙,那么,哪些树种能吸收碳酸钙促进生长?

大地修复师-隆回_6.jpg

王丁伟带着徒弟踏遍隆回山水。

为了筛选合适的树种,王丁伟与同事们通过“选地适树、引入客土”的办法,在全县石灰岩山地的不同地段,营造了近50个树种的对比试验林,成功选出了适宜石山造林的柏木、刺楸、中国槐等20多个树种。

“我们尽可能保持原始植被不受损害,不进行大规模的开山炼山,采取带状清除和大穴整地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利用造林地的原始植被。”王丁伟经过试验总结,在坡度陡的地方造生物梗,用来保水保肥。而土层薄、保水量少的地方,可以选择栽种容器苗。

截至2023年底,全县林地面积达256.5万亩,森林覆盖率55.15%,森林蓄积量1218万立方米。净增森林覆盖率5.37%,形成了一条长50公里、面积20余万亩的大规模绿色林带,基本控制了30万亩石山的水土流失。

大地修复师-隆回_9.jpg

昔日怪石嶙峋,如今花果飘香。

富了,穷山“奇迹”点石成金

你敢信吗?昔日怪石嶙峋的“火焰山”已变成绿树满坡的“花果山”。

隆回县铜盆山果园里,两条大黄狗趴在路边伸着舌头哈气,挂满枝头的砂糖橘、青柚、贡柚在阳光照射下更馋人。

53岁的黄群平2009年承包了这片山坡,如今种下了杨梅、樱桃、柑橘、黄桃等500多亩各类水果。夏日炎炎,前来采摘的游客仍络绎不绝。

“又来啦!今天果子好,多摘点回家!” 黄群平在果园里爬上爬下,热情地招呼游客。未来,他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发展民宿、农家乐、乡村游,期待这片山坡实现春赏花、夏纳凉、秋冬摘果,一年四季皆有景。

大地修复师-隆回_8.jpg

黄群平种下杨梅、樱桃、柑橘、黄桃等500多亩各类水果。

实际上,大规模石山造林,不是件容易事。育苗、栽树、修剪、抚育……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辛。

正所谓“秧好半年禾,树长看苗木”,良种壮苗是造林的基础。

说到育苗,王丁伟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罗本松,隆回县茂盛林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56岁的他是个“苗二代”,和妻子经营了上百亩的林田,种着数不清的柏木苗。

他种柏木苗的好技术是父辈教的,忙的时候,他会请几十个人手。而林业局便是收购柏木苗的大户,一来二去,他跟王丁伟熟了。站在田里的他总是笑呵呵的,希望苗木经济能长红,以后子女也有了出路。

这些年,隆回先后建了8个育苗基地和2个联营苗圃,全面推广容器育苗等新技术,累计培育优质生态林造林苗木1.2亿株,满足了石山造林的需要。

大地修复师-隆回_17.jpg

“苗二代”罗本松,期待苗木经济长红。

回家途中,王丁伟在车里瞅见了老熟人——70岁的张代潮,正带着团队在烈日下修剪绿化带。

黝黑的肤色、搞脏的上衣,遮不住他谈到收入的笑容。随着隆回越来越重视生态工程,从山上的修剪树木,到路边的绿化维护,张代潮的生活越来越好,而且还带着包括儿子在内的30多个干劲满满的“手下”。

他骄傲地告诉记者,靠着这门“吃饭”的手艺,甚至同时有4家公司抢着请他做事。

大地修复师-隆回_24.jpg

70岁的张代潮干劲满满,“生态修复工程”惠及了许多百姓。

凡是隆回县跟花草树木有关的人和事,无论大小,不苟言笑的王丁伟总能烂熟于心。

为了帮助群众开发利用石山,变“难用地”为“有用地”,王丁伟等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长期实践研究,探索出了适宜石山地区造林的最佳模式,并发动全县人民以长防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大力开展石山造林。

目前,全县石灰岩石山共营造柏木等生态、用材林近亿株,成林面积30多万亩,桃、梨、柿、枣等经济林3万亩,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

“灰石留绿、穷岭生金”的变化密码不是时间,而是王丁伟这般代代传承的林业人。

大地修复师-隆回_12.jpg

王丁伟总结探索出了适宜石山地区造林的最佳模式。

火了,“石山愚公”薪火相传

兔年春晚,一曲《早安隆回》唱响中国。

“每天大街小巷能听到十多遍。”村民们笑言,治好了石漠化,带动了百姓就业,不然叫醒大伙的,大概还是一座座石山。

王丁伟也是个土生土长的隆回人。这些年来,对于隆回的生态环境变化,他有着切身感知。

小时候晒谷子的时候,王丁伟总能看到屋檐上飞过一群群麻雀。上班后,他却很少看到麻雀了。最近几年,麻雀又来到了隆回的大街小巷。

隆回县林业局局长孙建群介绍,隆回已累计完成石山造林40万亩,其中柑橘、柿子、枣树、梨树等经济林5万亩,已投产受益的有4万亩。按年平均亩产值1000元计算,年总产值超过4000万元。

此外,还有以柏木、刺楸、枫香等树种为主的用材林35万亩。目前全县用材林蓄积量达110万立方米,按60%的出材率计算,可出材66万立方米,每立方米以500元计,总价值为3.3亿元;加上薪柴,全县石山用材林总价值可达4亿元……

这正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地修复师-隆回_13.jpg

王丁伟向徒弟分享退耕还林干货。

而为了让更多地区的石漠化有法子治,王丁伟与同事花了大量时间总结宝贵经验、分享生态修复干货。

比如,王丁伟主持的“高山造林技术研究与应用”筛选了马褂木、柳杉、木荷、楠木、红豆杉等一批适宜高海拔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并探索栽培技术,为境内高海拔地区造林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在退耕还林和长防林工程项目建设中,他因地制宜把全县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域,编制了12种退耕还林模型。

实践出真知,他还撰写了《隆回县退耕还林造林优化模式研究》等专业论文30篇,在省市县林学会学术年会上交流论文20篇,2008年被评为省林学会优秀会员,并撰写各类专业技术总结、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调查报告等120多篇。

石山造林.jpg

未来,隆回的更多石山有望沉入林海。

谈起成就,王丁伟只腼腆一笑,而谈起石山造林,他还有很多话想说。

“老当益壮,我还想为家乡做更多事。”王丁伟没有停下脚步,根据2022年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数据,隆回县尚有20多万亩石漠化土地需要治理。

看不见的是,办公桌厚厚的一沓资料中,他重点折角标注了:隆回正在实施武陵山——雪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力争2030年前完成95%以上石漠化土地的治理,助力留下的座座石山蝶变林海、披“新”戴“绿”。

看得见的是,随身工具包又沾了土,他小心翼翼地卷着几颗苗木种子,那是隆回新的希望。

相关链接:

大地修复师 | 预告片:躬身大地,只为青绿

海报丨大地不可辜负 《大地修复师》即将倾情呈现

海报 | 抚平“大地伤疤” 《大地修复师》即将倾情呈现

大地修复师①丨“种草”霞湾港,她遍访湖南矿山寻找最优解

大地修复师②丨罗治勇:举家搬临武 奋战三十六湾

来源:红网

作者:谭苏昕 朱丽萍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自然资源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rzy.rednet.cn/content/646842/65/141965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自然资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