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然资源观察丨城头山:古稻田见证新生机

来源:红网 作者: 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宣教事务部 编辑:刘艳芳 2024-01-22 18:29:3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幸福“加码”、为生活“加温”,让自然资源项目、政策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自2020年《为了群众的获得感》系列短视频连续三年推出以来广受好评。本年度系列短视频继续以人民群众所见、所感、所获的为视角,以耕地保护、地灾防治、测绘地理信息、征地拆迁等为主要内容,以故事述真情、以体验见真章,展现2023年湖南自然资源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貌。

(一)

村民王先友世代居住在澧县城头山镇。他早年从事农资生意,后来开始流转租种村民的土地。

而今,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王先友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他租种的水稻田紧挨着城头山国家古城遗址。

澧县品之优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 王先友:我在里面看了很多次了,我深有体会就是在六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种出水稻出来,非常不错。作为我们六千年以后的后人,要发扬这种传统,要把粮食种好。

城头山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城池遗址,距今六千多年,也是水稻种植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城祖、世界稻源”。

1996年的冬天,考古工作队在城头山解剖一段古城墙时,发现在藏身于下的古稻田。他们在土样中,筛选出了稻梗、根须,以及碳化了的稻粒,并在稻田西侧地势较高处,找到了由水沟、水坑组成的灌溉设施。经过科学鉴定,共计3丘的古稻田历史约在6300—6500年之间。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讲解员 刘耕云: 澧阳平原的水系是非常发达,然后它的灌溉也相对来讲非常方便,所以早期的人类选择在这个地方种植水稻,进行培育……

(二)

稻香飘拂6000余年,古老的稻田,继续春耕秋收。

澧阳平原腹地和洞庭湖西北畔的地理位置,带来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发达的水系。这些让如今的澧县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大县。

然而,肥沃平坦的土地和丰富的灌溉也让葡萄、柑橘等经济作物种植兴起,占用耕地进行乡村旅游建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度使得澧县的流出耕地数量较多、面积较大。

2022年4月底,城头山遗址公园隔壁的一块8亩左右的耕地上,村民们正在地里除草。而就在数十天前,这里还是供人观光的孔雀园。

澧县城头山镇党委副书记 黄晓风: 现在我们初步整改种的南瓜,下一步,我们还会把这个地方进行精细化的打造,全部种上水稻。我们是“城池之祖、稻作之源”,我们的古人就是种水稻的,我们要想尽办法传承这种文化,传承这种历史,把水稻种好,响应国家政策,把耕地保护好。

耕地保护的传承在城头山周边反复上演。在梦溪镇梦溪社区,一片刚恢复的耕地上,不久插下的秧苗已经返青。

而在此前,这里曾是一片橘子园。

澧县梦溪镇自然资源所所长 张惠平:以前我们这里种的都是树木,经济效益高一点,种了十多年了,今年因为政府号召“非农化”必须种上粮食,我们初步把它变成耕地种粮,今年改造了3.8亩,从明年开始,我们把这一块连片地给它全部恢复过来。

这些并非个案。2022年以来,澧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实行“田长制”,“一地一策”,摸清“荒地”家底;“智慧破解”,分类施策增收;“探索路径”,科技创新赋农等一系列助农、惠农措施的出台,极大减轻了“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的实施阻力,啃下了一些“硬骨头”。

截至2023年12月,澧县完成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面积1.74万亩,举证通过面积1.52万亩,在全省排名前列。

(三)

让农田回归了农田只是第一步。农田还必须是良田。

鼓励种粮大户集中连片种植水稻,并给予政策和经济的补贴,是澧县耕地保护的重要举措。

王先友:15年前就流转了500亩土地,到现在为止,到达2089亩。这几年之间,有亏损的,有盈利的,但总体还是稳盈的。

像王先友这样的种粮大户的参与,土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种植和规模化管理,种植成本降低,种粮积极性增加,耕地抛荒情况极大改善。同时种粮大户为了提高利润,对于稻田毛渠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投资和维护,也更加有利于耕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澧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新春: 我们作为自然资源部门,严守耕地红线、加强用途管制、落实“两个平衡”,遏制耕地“非农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健全县、镇、村、组四级“田长制”,形成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确保99.59万亩耕地实至名归。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四月底的澧阳平原忙碌又热闹,一年一度的春耕已经进入尾声。千年古稻田将依旧生机盎然,一年年春种秋收,一代代繁衍生息。

来源:红网

作者: 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宣教事务部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自然资源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rzy.rednet.cn/content/646845/65/134638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自然资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