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然资源观察丨东安:让耕地保护有“甜头”

来源:红网 作者: 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宣教事务部 编辑:刘艳芳 2024-01-23 14:40:5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幸福“加码”、为生活“加温”,让自然资源项目、政策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自2020年《为了群众的获得感》系列短视频连续三年推出以来广受好评。本年度系列短视频继续以人民群众所见、所感、所获的为视角,以耕地保护、地灾防治、测绘地理信息、征地拆迁等为主要内容,以故事述真情、以体验见真章,展现2023年湖南自然资源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貌。

(一)

2023年6月25日,全国第33个土地日,湖南省东安县再次荣获湖南省耕地保护创新案例。两次获得荣誉的背后是东安县坚持党政同责,不断创新举措,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保护耕地的持续发力。

东安县鹿马桥镇石坝村种粮大户 李中军:我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李中军早年在广东从事草皮种植工作。2019年回到东安县石坝村流转了村里148亩农田种植草皮。

首批草皮种下不久,遇上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

李中军因此被东安县人民检察院发起了公益诉讼。

在东安县自然资源部门及司法机关的宣传引导和教育下,李中军想明白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挖掉了草皮,种植水稻。水稻种植面积从148亩扩大到240亩,耕作方式从人工耕作向机械化耕种转型。他还谋划水稻套种其他农作物,以提高收益。

李中军:种水稻是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我想种水稻和农作物要比以前(种草皮)好很多,我的愿望会努力实现。

努力实现愿望的还有白牙市镇大江口村村支书唐平雄。

2022年7月,为了赶上晚稻的插秧,挖掘、旋耕机加班加点将村里的一块27亩的鱼塘复垦成水田。

白牙市镇大江口村村支书 唐平雄:手中无粮,心中就慌了。2019年养鱼,这次耕地复垦的时候把整个一片耕地搞过来,种稻子。我们秧已经下好了,翻垦过来后马上就可以种。

按照唐平雄的计划,整改后的水田将流转给种粮大户进行耕种,以确保粮食丰收。

无论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还是耕地恢复,东安县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截至2023年6月,东安县发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104个,面积443.56亩,已整改87个,面积377.72亩,其余17个正在整改。

(二)

2022年3月,东安县就建立了五级田长制,共同守住耕地红线。

东安县石期市镇蒋家村党支部书记、村级田长 蒋爱平:我们全村村级田长是所有村干部,16个村民小组长是组田长,负责2950亩耕地的网格化管理,每块田块的耕地保护责任压实到每个人。

东安县还给连片农田加装“千里眼”。

在东安县自然资源局的智慧大厅,利用铁塔监测,可以全天候监控农田里的一举一动。通过铁塔监测,东安将多起耕地违法案例制止在萌芽状态。

除此之外,东安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耕保课堂”“耕保小卫士”评选、巡田体验等系列校园活动,利用主题班会、手抄报、绘画比赛、手工制作、演讲等多种形式,让耕地保护意识扎根学生心田,6万余个学生家庭通过小家带大家,让耕地保护宣传深入千家万户,在全社会形成了共同保护耕地的浓厚氛围。

(三)

东安县尝到了耕地保护的甜头。

东安县石期市镇蒋家村地处湘江河畔。村里湘江边的一块旱地曾经因为高低不平,田块分散而难以耕种,如今已经是千亩连片优质水稻基地。村支书蒋爱平算了一笔账。

蒋爱平:我们这里以前是旱土,田块是小块的地。通过旱改水项目,把小地变大田,不平地变平坦,适合机器耕作。建成了千亩连片优质水稻基地,县里补贴600块一亩给农户,流转租金200元一亩,增加了老百姓和村集体的收入。

东安县井头圩山口铺村S238省道两旁的耕地上曾经种满了草皮。2021年完成46.5亩草皮的清退,恢复水稻种植。2022年7月初,稻田稻浪滚滚,即将迎来丰收。

东安县委副书记、县长 蒋华:东安是产粮大县,守护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的政治责任,看到稻浪滚滚,丰收在望也有一分收获的喜悦。下一步东安县委、县政府将完成5000亩以上的耕地开发,实施好5.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耕地保护的双量齐升,守好责任田,护好米袋子。

耕地是千千万万个种粮大户和基层田长们的命根子。在全面的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加持下,东安县的耕地保护让耕地保护者有“奔头”,种粮大户尝到了“甜头”,也会让种粮大户李中军的愿望尽快实现。

来源:红网

作者: 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宣教事务部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自然资源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rzy.rednet.cn/content/646845/66/134683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自然资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