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仰望星空,与日月星辰对话;遨游天际,和山川湖海晤谈;俯身大地,同草木虫鱼私语。“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传播自然资源文化”,2023年7月26日起,红网联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设“博学科普站”专题,通过“专家访谈+微宣讲”方式,让自然资源科普知识“活”起来。
本期迎来的是“大美洞庭,生生不息”之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上)。让我们跟随邹业爱的讲解,一起探讨了解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邹业爱。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邹业爱 长沙报道
今天一起走进美丽的洞庭湖,了解洞庭湖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范围之内生物及其环境所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包括遗传多样性,也就是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洞庭湖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为什么洞庭湖有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呢?它的原因有哪一些呢?
首先,这与洞庭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密切相关。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其中生物多样性维持是洞庭湖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之一,这对于保障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作用十分巨大。
洞庭湖,是与长江自然连通的通江型的湖泊,因为洞庭湖的水文变化与长江密切相关,由此每年会随着长江水文的变化,形成洪水期和枯水期。正是有这种独特的水文节律,在枯水期时,洞庭湖形成从低到高,出现水域、泥滩、草洲景观类型,为生物生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栖息地,也孕育出了丰富的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
洞庭湖面积2625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泊。
其次,洞庭湖是国际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第一,洞庭湖共有三处国际重要湿地,分别是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第二,洞庭湖是全球200个生态保护优先区之一;第三,洞庭湖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淡水生态系统的200佳;第四,洞庭湖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40个关键区域之一;第五,洞庭湖是候鸟迁徙路线的极端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地,从全球的视角来看,洞庭湖位于全球八大水鸟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面的中转站和越冬地,它还是我国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线,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是有三条,东线,中线和西线,洞庭湖位于中线;第六,洞庭湖是珍稀水生生物以及资源性鱼类的重要的繁衍地和活动场所;第七,洞庭湖已建立2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的自然保护区。
由以上七个方面,来支撑了为什么洞庭湖有如此多的,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我国候鸟迁徙路线分东线,中线和西线,洞庭湖位于中线。
洞庭湖生物多样性的类别
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分类来看一下。
首先是浮游生物。主要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主要有8门110属,浮游动物有4门20属。
第二大类,植物。洞庭湖的湿地植物有93科40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5科20种,裸子植物有1科2种,被子植物有77科387种
第三大类,鱼类。洞庭湖的鱼类有12目23科70属117种,洞庭湖自古就盛产鱼虾,是我国淡水鱼的著名产地,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在历史上最高的时候它的年产渔的捕获量曾经达到4.8万吨。主要经济鱼类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和赤眼鳟。
洞庭湖是我国淡水鱼的著名产地。
第四大类,两栖动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青蛙这一类,洞庭湖的两栖动物有2目6科14种,包括众多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入湖南省重点保护动物的有3种,分别是中华蟾蜍、黑斑侧褶蛙和大树蛙。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有1种是虎纹蛙,近危物种有2种,黑斑侧褶蛙和沼蛙,还包括中国特有的动物有3种,分别是湖北侧褶蛙、无斑雨蛙和大树蛙。
第五大类是爬行动物。也就是蛇类,洞庭湖的爬行动物有2目10科31种,其中国家II级保护动物2种;湖南省重点保护动物17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7种,近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4种,中国的特有物种2种。
第六大类,是哺乳动物。洞庭湖的哺乳动物主要有7目14科29种,其中的珍稀濒危物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3种,分别是窄脊江豚、麋鹿和小灵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2种,是豹猫和獐,被列入湖南省重点保护的动物有7种,分别是东北刺猬、华南兔、黄鼬、黄腹鼬、鼬獾、猪獾、果子狸。中国特有种有2种,是麋鹿和窄脊江豚。
第七大类,鸟类。这一类是洞庭湖数量非常庞大的类群,到目前为止洞庭湖已经记录到的鸟类有三百六十多种,其中水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洞庭湖的水鸟已经记录到8目19科139种,其中绝大部分是迁徙鸟类。洞庭湖的鸟类有很多珍稀濒危的鸟类,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物种有14种,比如说像我们洞庭湖的黑鹳;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6种;湖南省重点保护动物有32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水鸟有29种,其中极危物种有3种,濒危物种有5种,易危物种有9种,近危物种有12种。
下一期将继续讲解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共同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邹业爱
编辑:丁洵
本文为自然资源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