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①丨巧治“工业伤疤”,蝶变“欢乐奇迹” ——长沙市湘江欢乐城矿坑生态修复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来源:红网 作者:胡自轩 编辑:朱婷劼 2025-08-01 11:39:0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7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发布湖南省首届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大典型案例。近年来,湖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积极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促进湖南全面绿色转型、乡村全面振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一批有创新性、典型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

案例简介

湘江欢乐城矿坑生态修复利用工程位于湖南湘江新区坪塘街道,前身是坪塘老工业基地。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区域集聚了数十家建材、水泥、化工企业,因长期无序开采形成巨型废弃矿坑,带来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风险。湘江新区摒弃常规填埋方式,构建了一套世界领先的巨型矿坑生态修复与再利用工程技术体系,开创性地建设悬浮于深坑之上的欢乐雪域和欢乐水寨两大乐园,历经7年,终将废弃矿坑这一工业遗址转化为活力四射的体验式两型主题乐园,实现了世界首个矿坑遗址重生为主题乐园的创举。

具体做法

创新开发思路,建设旅游“新地标”。湘江新区创新开发思路,推动坪塘新生水泥厂工业遗迹转型为文旅新地标。该厂历经50余年开采,遗留下一个深达110米、面积近270亩的巨大矿坑。经多轮论证,片区最终确定以建设国际水准旅游度假区与绿色新城为方向。项目核心湘江欢乐城,以生态修复驱动区域发展,创造性利用矿坑地形,在百米深坑之上构建起包含欢乐雪域(室内滑雪场)和欢乐水寨的核心游乐区,将昔日的环境包袱转化为冰雪游乐天堂,实现“化腐朽为神奇”。同时,周边科学布局欢乐海洋、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多元主题乐园,并配套朗豪度假酒店、欢乐天街商业综合体及假日酒店,形成一站式娱乐服务体系。这一模式不仅以科技创新促环保再生,更打造了长沙首个融合生态修复、工业遗存与现代旅游的综合性欢乐王国,成为区域转型升级的典范。

依形就势修复,创新绿色“新理念”。项目整体建筑以“依形就势”为核心理念,将矿坑的独特地貌转化为再生驱动力,创新践行绿色设计哲学。主体建筑群深谙地势之妙,为守护矿坑水体与脆弱生态,45亩欢乐雪域以“悬浮”之姿跨越深坑,借地景手法巧妙消解庞大体量,将220米长、160米宽的巨型室内空间隐匿于崖壁之间,极大减轻了对城市景观界面与自然环境的压迫。建筑立面更承载工业记忆的双重叙事,内层幕墙模拟崖壁粗砺质感,铭记半世纪开采历史;外层开放式幕墙则以鲜明数字化语汇与之呼应对比,昭示工业遗迹于新环境中重获使命。立体叠落水乐园则精妙呼应矿坑垂直落差。设计依循天然40米高差,分层构建屋顶、上区与下区水乐园,自然对应儿童、青少年及家庭游乐功能。水寨内建筑、滑道、水池、道路与绿化皆顺势而筑,游客在戏水之乐中,亦能饱览矿坑层叠壮景。项目让伤痕之地以绿色新肌理重生,完成了一场静默而磅礴的生态复兴。

科技艺术赋能,实现节能“新高度”。本项目以艺术思维重构自然禀赋,借科技之力铸就节能典范。其被动式设计精妙利用深坑“保温蓄水”“高低落差”特性,主体半隐地下,三面崖壁天然遮阳,余下一面高反射幕墙拒热,雪域建筑集约椭圆形态,有效控制散热面积,更创新采用垂直叠加设计,令屋顶水寨化身天然隔热层,水体与植被覆盖大幅降低雪域能耗。顶部结构腔体引导自然通风,持续为围护结构降温,显著削减运营成本。在绿色制冷领域,为保障雪乐园恒温-5℃,项目采用环保氨制冷剂与灵活的二级泵乙二醇系统,精准适配各区域冷热需求,冷凝热回收技术巧妙将余热转化为园区宝贵热能,实现能源循环再生。生态修复亦是节能闭环的重要构成,针对>60°倾角陡峭崖壁应用生态混凝土与苔藓结皮防护,缓坡区域以客土喷植稳固,顺直岩壁则覆以环保草毯,不仅快速重塑盎然绿意,更有效抵御雨水侵蚀,稳固矿坑生态基底,为可持续节能提供深层支撑。本项目矿坑修复艺术匠心与科技硬核相融,在矿坑深处托起节能降碳的崭新高度。

主要成效

生态效益。湘江欢乐城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消除了影响区域环境安全和全长沙市饮用水安全的污染源问题,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片区“三山、四水、两洲”的生态底蕴得以保存,为区域内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经济效益。湘江欢乐城以欢乐雪域和欢乐水寨为核心,周边规划建设不同风格的主题乐园,同时配套建设假日酒店、欢乐天街等项目,建成旅游度假区。截至目前,项目累计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峰值日接待超2万人次,营收超3亿元。项目强化了区域带动效应,显著提升了土地价值,带动周边酒店、餐饮、商业等产业蓬勃发展。

社会价值。湘江欢乐城历时7年建设,于2020年7月正式营业,迅速崛起为城市新名片和热门旅游打卡地标,与贵州天眼、上海世茂深坑酒店并誉为“中国三大深坑奇迹”。项目成功保留了矿坑工业遗迹特征,实现了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创新表达。其构建的巨型矿坑生态修复与利用工程技术体系,为国内外同类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荣膺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入选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多项国家级工程奖项,并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评价启示

湘江欢乐城项目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范之作。该项目通过对废弃矿坑进行智慧治理与工程技术创新,不仅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更有效带动了周边旅游、酒店餐饮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昔日“生态伤疤”转变为世界瞩目的“欢乐奇迹”和游客流连忘返的“玩乐天堂”,成功实现了工业废弃地环境更新、生态修复、转型发展与文化重建的多重目标,树立了生态修复新典范、产业转型新样板、文化旅游新地标。其成功运营,为矿坑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最大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贡献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湖南方案”。

来源:红网

作者:胡自轩

编辑:朱婷劼

本文为自然资源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rzy.rednet.cn/content/646942/83/151726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自然资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