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静(重庆大学)
当彩色烟花在海拔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腾空绽放,这场兼具商业价值与艺术表达的名为《升龙》的视觉盛宴瞬间引发舆论漩涡。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的这次合作本应该是强强联手,然而其获得巨大话题度的代价,却是引发了公众关于高原生态保护红线与商业艺术活动边界的热烈讨论,更有网友批评其为“炸山秀”。蔡国强与始祖鸟于9月21日同步致歉,承认“考虑不周”,日喀则市政府也成立调查组介入核查。
从活动策划看,主办方并非毫无环保方面的考量:主办方选用的烟花彩色粉为可降解材料,经过多次验证证明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燃放等级为最低风险级,更制定了“预防—监测—恢复”的全链条生态方案。从牲畜转移、动物引导到燃放后残留物清理与植被修复都有考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也确认其手续合规,选址非生态保护区且无人居住。主办方看似考虑得十分全面,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然而,这些解释却未能平息公众的质疑,根本原因在于高原生态的脆弱性远超常规环境,喜马拉雅山脉的生态环境更是极其脆弱,任何细小的干扰在这里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生物降解材料在高原低温环境下的降解效率尚不明确,盐砖引导动物离开的操作是否会对当地生态链造成潜在的干扰;牧民牲畜转移的补偿机制又是如何。这种疑问让公众对品牌方的说法更是心存疑虑,品牌方删掉视频的行为更是进一步加重了这种疑虑。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公众对于艺术创作的边界与生态保护的红线如何平衡的思考。对于一个以“与自然共生”为品牌内核的户外品牌而言,此次行动所带来的对品牌形象反噬远超预期。消费者选择户外品牌,买的不仅是产品功能,更是对自然保护的价值认同,而此次事件无疑在这种认同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很多户外爱好者也批评始祖鸟的烟花秀违背了“无痕山林”的原则,呼吁抵制始祖鸟品牌。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此次事件也折射出当前高原生态监管体系存在的短板。当地以“环保材料”为由免除专业环评,仅需乡、村、县三级审批。虽然活动取得了合规的审批,但合规是否等同于合理?在高原这种极端环境中,环保评估标准是否应该更加严格?合规仅仅只是底线,而非免于质疑的“通行证”。相关部门应在未来建立更科学、更透明、更具公众参与度的评估与监督机制,避免“合规”成为生态风险的遮羞布。
艺术需要突破边界,但这种突破不应以生态风险为代价。我们应该对自然怀有敬畏,艺术和商业的双赢不应该以牺牲生态为代价。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李静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自然资源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