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铁路用地报批周期在2年,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常益长高铁用不到6个月时间刷新湖南铁路用地报批最短时间;省重点项目茶常高速用1个月时间刷新全省高速公路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最短时间;全省投资规模最大单体项目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仅用43天......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第一梯队”中,湖南GDP增速排名第一,GDP增量排名第一,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八,实打实的经济“优等生”成绩背后,是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疏通堵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改”出来的用地保障“新速度”。
理顺关系打通堵点
2020年7月21日,湘西花垣县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务服务中心送来锦旗和感谢信,专门感谢省自然资源厅驻省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他们赶在园区领取用地批单时限最后一天,主动加班加点到晚上9点多把所有事项办结,免去园区面临项目落地难的“后顾之忧”。为推动集中办公,规范政务服务,自今年5月省厅政务窗口整体搬迁至省政务服务中心,这样的感谢信就有好几封。
一般用地报批特别是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用地报批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所需资料众多,耗时往往长达一两年。今年以来,为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用地保障服务,省厅全面梳理了用地审批中的堵点、难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
为了科学理顺机关内部运行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实行归口管理。成立由厅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用地报批审批工作组,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厅重点办,采取“一对一”模式全程跟踪服务重点项目。成立用地报批联审组,统筹协调用地预审、规划选址、报批审批等工作,由一名厅领导归口总负责,一个处室总承办,实现由“卷等人”向“人等卷”转变。
为了全面打通系统上下联动节点,2020年年初,省厅重构了用地报批联审系统,省市县三级在一个信息化系统上操作,实现“统一服务流程、统一审批系统、统一审批标准、统一监管体系。”出台《关于明确建设用地审批联审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联动审批机制,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省厅主要对规划计划、三条控制线、定额标准、供地政策、产业政策等重大事项复核把关,对其他事项不再重复把关,有力推动省、市县两级协同高效联动审批。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参照省厅做法,组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专班,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网络。
为了深化部门之间协同关系,今年1月1日建成并运行“多规合一”协同审批平台,所有项目都放在“多规合一”平台上比对,看是否符合相关规划要求,不需要再到部门之间去拿意见,最终实现全省统一使用。建设用地联审系统与省投资监管平台、省工改系统和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系统无缝对接,真正做到一数一源、同图同表,确保审批工作智能高效。此外,加强与发改、交通、能源等部门沟通协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协调推进会,共同协商解决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数据同源、审批同步、工作同力”的要求,建立林地审批与建设用地审批协同机制。按照“周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的工作要求,针对重点项目进行情况梳理、任务交办、进度督查、情况反馈,并分长株潭、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4个片区开展实地督导,对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不力的地区,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采取约谈、通报、暂停建设用地审批等措施,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格局。
创新思路 攻克难点
土地指标曾让永州道县县委书记吴恢才操碎了心,“从前好不容易拉来的项目,因为没有土地指标,项目就黄了。现如今,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建设实际用地需求报批土地,我们再也不用为指标发愁了。”
用地计划指标紧张历来是土地审批的“老大难”问题。令吴恢才高兴的是,今年自然资源部改革了2020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而早在今年年初,省自然资源厅就根据部相关新要求,及时进行了部署,实行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全面推行“可报尽报、应审尽审、省配指标、限期供地、净地出让”的工作模式。只要符合相关规划,符合产业政策和用地定额标准等报批条件的项目,市县均可上报,不受计划指标限制,由省厅根据项目类型及各地承诺供地时间先后统筹配置用地指标。放活用地指标,对深化土地审批改革,促进重大项目及时“落地”,助推我省上半年取得经济“亮眼”成绩产生深远影响。
为切实解决耕地占补难落实问题,省厅出台政策,明确深度贫困县、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非贫困县重大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分别由省级与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按5:5、4:6、3:7的比例共同承担,极大减轻了贫困地区补充耕地的压力,助力脱贫攻坚。此外,针对长沙内五区和望城区、长沙县范围内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项目,其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由省级统筹承担。
面对“用地批文难领取”难题,去年以来,省厅对800多宗没有领取土地批文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有的是林地手续未办理,有的是费用未缴清,有的仅仅是信息不畅通,经过逐一梳理、因事施策,目前基本处置完毕。
服务提速 打造亮点
常益长高铁征拆协调办主任张均良见证了这条高铁用地报批全流程,“这个项目不仅总用时最快,报批过程中还在短短20天内取得了全省第一例以省政府名义出具的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意见,往常需要半年时间。”张均良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打一个电话,只要和厅政务服务处对接,省厅马上就来协调,从来不拖、不等。
如火如荼开工建设的省重点项目芷铜高速负责土地报批的姚涛在台账上记录着,“最关键还是省自然资源厅支持,晚上加班、周末加班审查芷铜报批资料,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沟通,及时整改,避免省级补正;与部无缝对接,提前做好审查补正整改,极大节省了各大小环节时间。”
作为省政府要求2020年必须实质性开工的重点高速公路茶常高速以最快速度完成了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目前进入拟征地环节。
由省厅政务服务处和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联合组建的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审批办公室(即“重点办”)把工作总结为,有时不是一个专人服务,而是从分管厅长、责任处室到具体经办人“一个团队”开展“一站式”、“一条龙”、“保姆式服务”。
硕果累累,通过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成果转化,今年上半年,全省建设用地审批实现了“双十目标”,即单个项目省厅审批不超过10天(不含补正时间),每日审批系统库存项目不超过10个。建设用地审批增加20%,重点项目审批增加30%,审批资料减少40%,全省用地报卷一次性通过率由不到3%提高到30%以上,部分市县达到50%以上,全面实现副省长陈文浩提出的“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减次数、减材料”的“五减”要求。
改在关键处,跑出新速度。下半年,湖南建设用地审批将努力实现一次性通过率再提升50%,审批时限再缩减50%,项目用地保障率100%,政务服务群众满意率100%。(事务中心 彭小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