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始终把‘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作为我们土地资源研究和管理的永恒主题。”6月24日,第30个全国土地日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王世元的一席话引起了参会专家学者的共鸣。
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安排,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和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这次座谈会,多位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上,专家学者们回顾了我国实行最严格保护耕地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探讨了进一步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路径和政策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和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仰麟等7位专家在座谈会上作重点发言。专家们瞄准土地领域的新情况,提出了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如何重新认识土地资源,《民法典》和土地资源管理有哪些关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如何协同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有哪些挑战和启示等多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并积极为自然资源部决策建言献策。
在与会专家看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虽然是个老话题,但是却意义重大,且有着新内涵:其一,这一主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大事,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守。它既有保障国计民生基础的战略需要,又有适应我国各个时期发展的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需要节约集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严格守住耕地红线。其二,这一主题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关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这一特殊时期落实中央“六稳”“六保”重大部署、强化疫情防控、全面做好复工复产的现实需要。在各地全力以赴落实“六稳”“六保”,用地保障、耕地保护双重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强调这个主题,也是充分释放在千方百计全力支撑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效引导各行各业和社会主体自觉落实节约集约用地、从严保护耕地的各项制度。其三,这一主题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尤其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调整下放土地审批权限的当下,需要更进一步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使全社会有更统一、更清醒的认识。
与会专家强调,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工作实践中,都要注重把握好节约集约用地的创新点和严守耕地红线的着力点,让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协调有序推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加有效的支撑作用。
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当前面临着诸如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存量土地综合开发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利益共享与收益分配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复杂多元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统筹解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需要继续按照“产权明晰、市场配置、政府引导、利益共享”的总体思路,在上述关键领域改革创新、顶层设计、先行先试,加大实践探索力度;同时,注重及时总结地方探索创造的实践经验加以推广,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存量土地开发利用的新型土地管理制度。在严守耕地红线方面,除了做好空间规划等顶层设计外,关键在于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在全力服务保障中央关于“六稳”“六保”重大部署的同时,有效防止和及时纠正危及耕地红线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刘静文
编辑:刘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