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又见洞庭美如画

来源:红网 作者:江涛 编辑:刘艳芳 2023-11-28 08:55:1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江涛 岳阳报道

金秋时节,当洞庭湖的稻香,越过万顷碧波,传递鱼米之乡沃土生金的信息,这里铺开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曾经因泥沙淤积、人水争地而水患不绝的洞庭湖盆地,又开始有了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

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获评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被评价为“这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

洞庭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正是我国自2016年以来实施的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山水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宽阔而古老的洞庭盆地,一湖水,因为自然、人为的双重因素,割裂聚合,增缩无常,与长江之间,演绎着一段漫长跌宕的江湖故事。如今,这故事仍在续写着江与湖、人与水、绿与金的千年情缘,而洞庭湖生态守护之路也正在被后来者拓展延伸。

这里是岳阳华容县国诚石材采石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倒排时间表,铺开作战图,项目立足“两修复,一植入”思路,突出生态修复中“山、水、林” 三大核心要素,恢复和导入长达800年的楚国文化元素,植入生态康养,项目完成后可实现破坏的自然景观回归本色,并形成全新的产业要素。

毋庸置疑,洞庭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是湖南山水工程的重中之重。素有“长江之肾”“湖南母亲湖”之称的洞庭湖,其生态环境的优劣与能否守护好一江碧水紧密相关,重塑洞庭湖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成了当今时代的呼声与使命。牢记殷殷嘱托,不负时代使命,在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第三批山水工程试点工作之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又积极推动“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工程实施,系统部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坚持守正创新,因地制宜,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生态修复,探索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文旅休闲”“科普宣教”等多种模式,推动生态修复与产业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福祉融合发展。

中国智慧,湖南担当。在岳阳、在益阳、在常德、在洞庭湖区,甚至在地处洞庭湖水系的邵阳、怀化等地,一场河山重塑、家园重整、生活重建的洞庭湖区矿山生态修复的攻坚战再次打响。

打造成片高标准耕地和林草地,充分挖掘低效工矿用地的潜力,将破坏的土地“变废为宝”;重建立体复层植被,为乡村振兴赋能;挖掘地块的历史人文元素,彰显新时代农村的文化底蕴……生态修复带来的变化,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或许,只有置身于火热繁忙的生态修复工地,亲历洞庭湖的蝶变之路,感受来自这片山水的滋养,人们才会更深刻地感悟,湖南“山水工程”,这个关乎初心与使命,关乎生存与发展,关乎未来与希望的民生工程的真正意义;人们也会更加明白:又见洞庭美如画的背后,是湖湘儿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一次次肩扛责任,阔步向前!

来源:红网

作者:江涛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自然资源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rzy.rednet.cn/content/646755/62/133015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自然资源首页